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等溫退火的概念的,畢竟我們生活中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一般都是在工業上面使用的,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下面就由小編攜手優造節能介紹一下相關的資訊吧。
等溫退火
等溫退火
等溫退火是用來代替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新的退火方法,是以較快的速度冷卻到A1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使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組織,然后空冷,處理后所得到的組織和性能彼此也很相似,但是處理所需要的時間,常常可以大大縮短。
由于鋼的成分的不同,退火的目的不同。其處理方法也往往不同。常用的有所謂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擴散退火、球化退火、消除應力退火等。
注意要點
為了使鋼在等溫退火后,獲得預期的效果,在操作時應該注意下述幾點:
(1)等溫退火的加熱溫度,應該根據鋼的成分、技術要求和原始狀態來確定。亞共析鋼都采用完全退火的加熱溫度(加熱溫度以上),過共析鋼皆采用不完全退火的加熱溫度(加熱溫度以上)。要求改善顯微組織的溫度偏高,使其獲得均勻的奧氏體,而有利于獲得均勻的轉變產物。純粹要求降低硬度的溫度偏低,使其獲得不均勻的奧氏體,而有利于加速轉變,這對合金鋼及高合金工具鋼尤為重要。原始組織細密均勻的,由于奧氏體易于形成,故可用較低的溫度。
(2)一般說來,加熱速度對鋼退火后的結果影響不大,但也不宜過快。其加熱時問:碳素鋼可用1.5~1.8分鐘/毫米,合金鋼則用1.8~2.0分鐘/毫米的厚度來計算,而對高合金鋼則以100~200℃/小時的速度加熱到高溫。鋼的保溫時間,通常以鋼的加熱時間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倍來計算。對于要求降低硬度的合金鋼,保溫時間短一點較好,這樣,可以縮短冷卻時的等溫保持時間。
(3)鋼件退火的裝爐量往往很大,為了保證工件加熱均勻,避免發生加熱不足或過熱等現象,在裝料時,盡可能選擇尺寸大小、厚薄相同的工件,在同一爐中進行退火。當工件尺寸較大、裝爐量較多時,入爐后,當溫度升到500~650℃時,應該保持一定的時間(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可為1~2小時,高合金鋼可為3~4小時),以使爐內各處工件加熱均勻。
等溫退火
(4)工件在以下的等溫保持溫度,主要根據工件的要求來選擇,要求硬度愈低,則等溫保持的溫度愈高,一般常選用20~30℃的溫度。具體的溫度,應該根據所處理鋼料的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選擇過冷奧氏體轉變完成時間最短,而又能獲得所需硬度的溫度范圍。等溫保持的時間,應以過冷奧氏體在此溫度完全轉變為轉變產物為下限,可由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査得。但考慮到工件冷卻到等溫保持的溫度,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為了使爐內每個工件里里外外都轉變完成,故其等溫保持的時間,應該較上述查得的時間為長。通常,碳素鋼的等溫保持時間可取1~2小時,合金鋼則取3~4小時。對于高合金鋼,需要等溫保持的時間更長。
(5)工件經等溫保持已經轉變完成之后,出爐后的冷卻方式,對鋼的性能沒有什么影響。但考慮到,水冷或油冷可能使工件產生較大的熱應力而使工件彎曲變形,而且其操作過程相當繁重。如采用爐冷,則爐子的生產率將大大降低,故通常皆用氣冷。這樣,既不會降低爐子的生產率,又不致于產生過大的內應力而引起工件變形,同時操作過程也很簡便。但是,應該指出,對于防止白點形成的等溫退火,在等溫保持之后,一定要爐冷,而且要緩慢冷卻到100℃左右方可出爐。
等溫退火的操作有很多,而每一個步驟都不容出現錯誤,不然就會影響你的產品質量,所以我們要知道一些注意事件,更好地掌握它的溫度。
本文版權歸 優造節能 原創所有;
轉載須注明出處:www.yuanxinbj.cn 盜版必究,請尊重原創的勞動成果。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站點鏡像、采集、或復制本站內容,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