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熱處理進行的時候,會出現一些產品效果不佳的情況,以下優造節能小編為大家分享關于高頻淬火硬度不均效果的情況,是什么原因產生的呢?以下一一為大家介紹。
高頻淬火硬度不均
關于高頻淬火
高頻淬火多數用于工業金屬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產生一定的感應電流,迅速加熱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種金屬熱處理方法。感應加熱設備,即對工件進行感應加熱,以進行表面淬火的設備。感應加熱的原理: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趨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頻率選用
室溫時感應電流流入工件表層的深度δ(mm)與電流頻率f(HZ)的關系為頻率升高,電流透入深度降低,淬透層降低。
常用的電流頻率有:
1、高頻加熱:100~500KHZ,常用200~300KHZ,為電子管式高頻加熱,淬硬層深為0.5~2.5mm,適于中小型零件。
2、中頻加熱:電流頻率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電源設備為機械式中頻加熱裝置或可控硅中頻發生器。淬硬層深度2~10 mm。適于較大直徑的軸類、中大齒輪等。
3、工頻加熱:電流頻率為50HZ。采用機械式工頻加熱電源設備,淬硬層深可達10~20mm,適于大直徑工件的表面淬火。
高頻淬火硬度不均
高頻淬火硬度不均
一般類似硬度不足的情況,主要有兩種原因,冷卻不足或冷卻過足。具體操作,先判斷冷卻是否不足,確認淬火后的工件是否殘熱比較多,判斷的方法是檢查淬火后的工件溫度是否過高,原則一般是手持工件的溫度即可,若有溫度儀,直接檢測下溫度也可。溫度高,說明殘熱大,則回火后的工件硬度低。 還有就是冷卻過足,也即溫度沒有充分達到要求的淬火溫度,或者部分達到淬火溫度,就極速冷卻,這也同樣會導致部分硬度低。你也可以間接通過檢查工件的顯微金相組織,看看組織形態,通過與正常組織對比,也能間接的查出硬度不足的原因。
為什么說高頻淬火要比古老的淬火硬度高
高頻淬火與普通加熱淬火相比,主要是加熱速度極快,轉變時間短,奧氏體晶粒細化,這樣,在淬火后工件表層可得到極細的隱晶馬氏體,在同等條件下,細晶粒比粗晶粒具有更高的強度硬度,因此,硬度較高。其次,高頻淬火處理的工件由于加熱時間短,表面不易氧化脫碳,保持其原有的含碳量,不會由于脫碳而導致含碳量降低,也是一個原因。
綜上就是優造節能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淬火的相關知識,也為大家分析了關于高頻淬火硬度不均不良產生的原因,大家可以根據情況做出改善。
本文版權歸 優造節能 原創所有;
轉載須注明出處:www.yuanxinbj.cn 盜版必究,請尊重原創的勞動成果。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站點鏡像、采集、或復制本站內容,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