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品的冶煉過程中,都是要進行熱處理的。現在的熱處理工藝包括了退火、淬火以及回火,只有進行了熱處理之后,金屬品才能夠算是合格產品。接下來優造節能就和大家說說對黃銅進行熱處理的目的是什么,黃銅熱處理工藝是怎樣的?
銅熱處理
對黃銅熱處理的目的是什么
1、淬火的目的是:使黃銅獲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通過淬火黃銅的硬度一般可達HRC60~65,但淬火后黃銅內部產生了內應力,使黃銅變脆,因此,要經過回火處理加以消除。
2、回火的目的是:消除黃銅淬火時所產生的內應力,使黃銅組織趨于穩定;降低淬火中的脆性,增加塑性和韌性。回火是繼淬火后進行的熱處理工序,也是熱處理的最終工序,它對產品最終所需要得到的性能和組織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優造節能認為,淬火后,硬度和強度雖有很大的提高,但塑性、韌性卻有明顯的降低,這就是淬火脆性。
3、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進切削性能、消除內應力,如消除鍛壓、鑄造的內應力,防止加工后的變形、細化晶粒、均勻組織、改進機械性能。上面指出的退火目的,不是所有黃銅都能達到的,而只能滿足一個或幾個目的。
銅熱處理
黃銅熱處理工藝是怎樣的
(1)低溫退火
該工藝是消除冷變形加工應力和防止開裂,其熱處理規范為:(260~300)℃×(1~3)h,保溫結束后空冷。該工藝用于含鋅量大于20%的黃銅,當其進行冷變形加工后,殘余的內應力將會加速晶間腐蝕,特別是在潮濕的空氣中或含有微量氨或銨鹽的氣體中,停留一段時間后,將發生開裂,即“季裂”。其溫度低于再結晶溫度,一般加熱溫度為200~350℃,加熱時間為1~5h即可消除開裂缺陷。
(2)再結晶退火
黃銅的再結晶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冷加工硬化以及恢復塑性,其工藝為在500~700℃的井式爐保溫1~2h后,根據要求可以選擇空冷或水冷,水冷的優點是可以去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皮,獲得清潔的外觀。一般鹽爐用的銅排使用一段時間后,表面用氧化或表面變形,造成與電極的接觸不良,均在鹽爐中加熱一定時間,然后水冷即可獲得良好的表面,也便于進行校直,確保了鹽爐的正常工作。
黃銅熱處理的工藝包括了淬火和退火,在經過了熱處理之后,黃銅的韌性就可以大大提升,會延長黃銅制品的使用壽命。
本文版權歸 優造節能 原創所有;
轉載須注明出處:www.yuanxinbj.cn 盜版必究,請尊重原創的勞動成果。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站點鏡像、采集、或復制本站內容,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