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熱處理工藝中的淬火,又分為多種,其中高頻中頻低頻淬火工藝有什么樣的不同,它們的作用是不是一樣的呢?想要學習鋼材熱處理工藝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優造節能分享以下的一些專業知識。
高頻中頻低頻淬火
淬火什么意思?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高頻中頻低頻淬火電流頻率、區別:
頻率有區別,高頻250-300kHz,中頻是2500-8000Hz,你說的低頻應該是工頻吧,因為只有工頻淬火,工頻就是50Hz,頻率越高的話,加熱時間越短,也就意味著效率比較高,但淬硬層就薄。高頻一般有0.5到2毫米,中頻一般有2到10毫米,工頻大概10到15毫米.各適用與不同尺寸的和不同淬硬層的工件。
高頻中頻低頻淬火
高頻淬火
高頻淬火多數用于工業金屬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產生一定的感應電流,迅速加熱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種金屬熱處理方法。感應加熱設備,即對工件進行感應加熱,以進行表面淬火的設備。感應加熱的原理: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趨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中頻淬火
中頻淬火,就是將金屬件放在一個感應線圈內,感應線圈通交流電,產生交變電磁場,在金屬件內感應出交變電流,由于趨膚效應,電流主要集中在金屬件表面,所以表面的溫度最高,在感應線圈下面緊跟著噴水冷卻或其他冷卻,由于加熱及冷卻主要集中在表面,所以表面改性很明顯,而內部改性基本沒有,可以有很特殊的熱處理效果。
(工)低頻淬火
工頻加熱表面淬火是使用工頻(50Hz)感應加熱用電,直接取自電源變壓器,功率常在數百到1000~2000kW。用三相動力變壓器或單相、三相電爐變壓器。硬化層深度,常大于15mm。加熱時失磁后在鋼中透入70~80mm,但加熱速度較慢(每秒幾度),因而不易過熱,整個加熱過程容易控制的工藝。
工頻加熱淬火工件的性能與爐內加熱比較接近。由于使用感性電路,功率因數較低(cosφ=0.2~0.4),常需大容量電容器加以補償。
工頻表面淬火適用于大型工件,如冷軋輥、鋼軌及起重機車輪等。除表面淬火外,工頻加熱還常用于有色金屬熔煉、鋼件鍛造加熱、棒材及管材的正火、調質等。
關于高頻中頻低頻淬火工藝的區別,相信大家看過優造節能小編分享的知識就能明白,不同的淬火電流頻率及設備其作用會有不同。
本文版權歸 優造節能 原創所有;
轉載須注明出處:www.yuanxinbj.cn 盜版必究,請尊重原創的勞動成果。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站點鏡像、采集、或復制本站內容,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到底!